死亡告别课!纪录片《生命里》:优生优育,也要优死-高娱传媒 

明星代言推荐

更多>>

明星演出推荐

更多>>

娱乐新闻热点

娱乐资讯

当前位置:明星经纪公司_上海明星经纪公司_明星代言公司_高娱文化传媒官网 > 新闻中心 > 娱乐资讯

死亡告别课!纪录片《生命里》:优生优育,也要优死

信息来源:高娱传媒 发布时间:2018-12-14 09:51:58

如何跨过生命的终点,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。大部分人重病后,只能将生命交给医学来掌控,但是医学并非万能的。

当全身插满管子的重症病人孤零零躺在ICU里,靠营养液和昂贵的药物维持身体机能运转,翻个身都很困难时,病人内心的痛苦是无法述说的。不妨思考一下,假若生命走到终点,你是否愿意从容体面的死去?

9月份刚上线的国产纪录片《生命里》,就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讨论。它是国内首档聚焦于临终关怀的影视作品,共3集,111分钟,豆瓣评分8.8。曾制作过《水果传》《本草中国》等优质纪录片的云集将来团队,这一次用两年时间记录了四十几位临终病人的故事。知名演员万茜低沉暗哑的旁白配音,是枝裕和式平实温暖的影片风格,拷问生死的深邃主题,使得这部冷门题材的《生命里》脱颖而出。

《生命里》全程在上海一家临终医院展开,即上海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——安宁病房。这是“从人间到天堂的驿站”,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地方。临终关怀是医学领域的新兴学科,伴随而生的便是像安宁病房一样的临终关怀机构。目前这种机构在国内很少见。尽管临终关怀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,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。安宁病房秉持的理念是:人不仅要“优生”,也要“优死”。这里所有的病人,都知道自己大限已到。积极治疗除了增添更多的痛苦,已经失去了其他意义。于是,他们选择在这里体面的告别人世。

纪录片分上中下三集,“记得、陪伴、心愿”三个主题记录了临终者的告别倒计时。没有《人间世》中紧张的医患关系,也没有《生门》中的残酷与生猛,《生命里》有的是病患们的豁达和平静。

上集:生命里的记得

这里的每一个病人,都有珍贵的回忆。他们经常在讲述中一遍遍重温那些温暖的回忆。68岁的鲁胜兰是身患乳腺癌,不想死在女儿家,她便主动到了安宁病房。和普通老太太一样,鲁胜兰喜欢和护士唠家常,话往事。年轻时,她背井离乡下新疆做知青,想起老娘就泪流不止。“我每天妈妈、妈妈地叫,我当时一想起来就难受,到南京的时候,我已经哭到不行。”谈起在新疆的日子,老人整个人又鲜活起来,到现在还在回忆新疆的甜美可口的瓜果。一口啃下去,是“呜呜呜,像吹口琴一样的”。

汪明昌爷爷,患有胃癌,他很清楚自己的病情,早已做好坦然赴死的准备。谈起年轻时追求妻子的情形,眉眼里就藏满了笑。以前身体健康时,每到周末,他便带着妻子吃早茶。生病后,两人依然保持着同吃午茶和小点心的习惯。将近80岁的黑子,年迈体弱到捡起鸡腿的力气都没。然而一提起生命中的高光时刻——抗日战争,整个人就神采奕奕。正因为如此,安宁病房的医护人员除了护理工作,也包含一项同病人聊天的职责。

不要小瞧聊天的作用。

死亡来临前,有些病人多少带着恐惧和厌弃心理。聊天能放松他们绷紧的神经。这有助于重塑病人的安全感,让他们打开心扉,从容面对。

中集:生命里的陪伴

沈和敏的病床前最热闹。家里三代同堂,丈夫、儿子、孙子轮班守护她,好友们也来来往往和她拉家常。因为化疗掉光了头发,她时常和亲友们调侃再也跳不成广场舞了,假发掉下来的话太尴尬;依然牵挂着儿孙,她经常“埋怨”孙子考不到100分、男人不愿意分担家务。然而沈和敏平生最自豪的事是“生了这个儿子,有了这个孙子……”

陈晓军的日子不多了,他到了肿瘤晚期,早已无法行走。以前他有病就拖着,为了给女儿省钱。没想到,拖成了大病。他的女儿很孝顺,隔一两天就过来为他擦脸、刮胡子。陈晓军最记挂的是女儿的婚事。“我女儿从生下来到现在,30岁的人了,没考虑过自己,只考虑父母。”然而他等不到参加婚礼的那天。进安宁病房仅25天时间,他就到了弥留之际。在家人的陪伴下,他安详的合上了双眼。

肿瘤晚期的王学文,是一个生存奇迹。安宁病房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不足三个月,他却在这里迎来了第二个生日。王学文很乐观,两年来一直陪伴他的是一只小乌龟,他戏称自己的龟兄弟也是个独眼龙。生日趴上,除了王家人,所有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都参加了。大家伙一起分蛋糕,唱歌,拍照留影。

就像《最好的告别》中说的那样,“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,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——丧失听力、记忆力,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。”亲朋好友的陪伴可以唤醒了病人对生命最后的热情。

下集:生命里的“心愿”

安宁病房的患者,都有或大或小的临终愿望。然而这些愿望,由于家属干预,有些可以实现,有些并不能实现。

82岁的吴留生,走不动后,愈发牵挂故乡嘉兴,她已经有20多年没有回去了。吴留生老人的临终心愿是回到嘉兴。虽然距离很近,但老人经不起折腾了。他的儿子便用相机拍下了老家的一草一木,用照片缓解母亲的思乡之情。

王明昌的心愿是:不想最后的日子过得没有生存质量。于是,精神好时,他就拿出心爱的葫芦丝,为志愿者们独奏一曲。阳光正好时,他就晒着太阳,浅浅哼唱。入院开始,他就明确表示过“不做任何积极治疗,死后也不开追悼会、不设灵堂、不要墓地、可以海葬。”

虽然生前,王明昌过得顺心顺意。但妻子明确告诉他,死后不是你说了算。看来他一切从简的死后意愿无法实现了。

沈和敏想捐献自己的眼角膜。“我身上已经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派上用场了,我想想只有一双眼角膜有用了。”她希望可以借此帮助有需要的人,并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。

虽然她和周围人就此讨论过多次,但直到去世,家属都不愿意签捐献同意书。他们认为这样就不全了。沈和敏没能如愿,带着遗憾离世了。家属们不让至亲捐献器官、拒绝海葬,是多数传统中国人的观念,很难说他们错了。

对这种现象司空见惯的护士说出了真相:“人人都知道优生,从来没觉得‘优死’也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。”完成病人的临终意愿是优死的一部分,显然多数人缺乏这种意识。回忆、陪伴、心愿,充斥在病人们生命里的最后时光。这也是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。

就纪录片展现的内容来看,国内临终关怀真的还处于起步阶段。其实比起起步晚,“临终关怀”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社会偏见。中国人普遍回避死亡话题。纪录片里也展现了健全的普通人对死亡的抵触态度。

有位患者家属感叹安宁病房装修的不错,立刻有人反击道:“好有什么用,到这个病房都是等死的。”不仅个人对此有偏见。安宁病房附近的住宅小区里,很多户主都在阳台上挂了镜子,为的是驱邪驱晦气。4是中国人最忌讳的数字,谐音“死”;9是中国人最爱的数字,谐音“久”。

中国也有句老话:好死不如赖活着........凡此种种,都折射出整个社会对死亡的忌讳和恐惧。

西方国家尚且可以通过宗教来进行“死亡”教育,而受传统生死观念影响的中国,“死亡教育”仍处于空白期。正因为现实压力,临终关怀在中国举步维艰。关于这个严肃的话题,这部111分钟的纪录片,所能探讨的内容很有限,但至少引起了部分国人的关注。

“临终关怀”是每个国人都该上的一门死亡告别课。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够从容面对死亡,优雅告别人世。

法律声明:近期发现有其它公司或网站抄袭复制我公司高娱文化传媒(上海)有限公司发布的原创文章,我公司再次严正声明:任何复制及发布我公司高娱文化传媒(上海)有限公司案例及原创文章的行为均属违法行为,本公司高娱文化传媒(上海)有限公司将保留法律追诉权。



明星代言在线咨询